Let’s Summarize #
defer对应newdefer panic对应gopanic recover对应gorecover
defer细节:
defer调用会创建_defer对象并添加到g._defer,_defer通过内部的_defer.link构成了一个LIFO的defer栈,函数return(runtime.deferreturn)或者panic(内部会遍历g._defer并执行)时,就按照栈的方式来执行注册的defer函数。
ps:defer函数执行的时候是需要考虑栈帧分配的,这个可以再逻辑一下细节,也是go defer性能优化的一个方面,如避免defer引起的栈增长;
panic细节:
panic的时候,会创建_panic对象并添加到g._panic,_panic也和_defer类似通过_panic.link维护了一个链式结构,也是LIFO的形式,这意味着,如果一开始出现了panic1,g._panic被设置为panic1,假如在后续defer的时候,defer函数中又panic2,那么g._panic被设置为panic2且panic2.link==panic1。假如defer函数中执行了recover,也是先recover g._panic,然后再将g._panic更新为g._panic.link继续执行defer。
如果某个defer执行过程中执行了recover,那么g._panic.recovered被设置为true,假如panic chain中还有panic,会调用mcall(recovery),这个是为了恢复g上下文为recover
recover细节:
recover调用对应实现函数是gorecover,recover函数必须在defer函数的底层调用才能正常recover后面的panic。gorecover(argp)这里的参数argp是调用recover函数的caller的地址,会与g._panic.argp是defer func(){}这里函数调用func(){}的地址,如果argp和g._panic.argp不相同,表示recover不是在合适的位置调用的,也就不能修改g._panic.recovered=true,即不能recover对应的panic。
recover函数使用的位置有讲究,就是这么来的。
runtime.Goexit()
这个函数的设计实现是复用了panic、defer处理的逻辑,但是因为这里的Goexit并不是真正的panic逻辑,所以其在_panic里面加了个新字段goexit=true,以与正常的panic处理逻辑区分开,我们也能看到在gopanic执行deferChain中有对此进行特殊判断,当遇到panic.goexit=true且panic.aborted=true时,允许直接切换上下文为Goexit处理逻辑(正常的recover逻辑会绕过Goexit)。
ps:篇幅原因,还有其他一些边界情况这里没有展开细讲,感兴趣可以自己查看源码。TODO 这里的理解还需要再加强一下。